福德够了,才能平安顺心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有句话叫: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。“德”,即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,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。另一种解释就是道德、德行;“位”,就是我们的待遇,就是我们的德行、位置;“配”,就是匹配,相配、相符合。
也就是说一个人自身的德行、福报要与你所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,如果品德、才能、修养违背自然规律行事,与现在的地位、待遇不相匹配的话,时间久了就会受到报应,遭遇祸端,即所谓的“反作用力”。大家都知道任何事物或个体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,福祸相依,这里有个小故事,就是提醒人们要时常记得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这句话。
暑假。某大老板受邀参加宴会,带儿子一同参加。一路上,儿子神色焦虑忐忑。晚上宾客散,老板问儿子:“儿子,你咋了,不舒服?”儿子:“没有,爸爸,只是有点不安。”老板:“不安?”儿子:“嗯,今早出门:乘飞机,头等舱;下飞机,大奔驰;住宾馆,总统套房。记得书上有句话说过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.....。”父亲一时无语。
儿子说:“爸爸,您为公司劳顿奔波,有德,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,您可以坦然接受;而我不同,还是个学生,还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,享受这样待遇,叫德不配位,今后恐有灾殃!”“儿子,爸爸太高兴了!”父亲激动,摸了摸儿子的头,“爸爸放心了,你长大了!就凭你这番话,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”!最后父亲说:“儿子,这样:今晚你就睡地上,明天去申请做义工,如何?”“太好了,爸爸,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。”
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,头一个就是疾病,第二个是灾祸,第三个是夭折。你富余了,是因为你德行好;一旦你贪婪虚荣心挤走了你德行,缺了德,你的行为举止就会导至祸殃。不要把时代不好风气作为放纵自己的理由和借口。勤修德行,让德配你福报;德行修养,不为别人,而是为了自己增加福报。否则,缺德行不干正常事,吃人饭不干人事,灾殃就会找上你!明白了这个道理,才敢消受。因为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,才能坐在那个位置上,方能坐得安稳、坐得长久。
对于古人的智慧总结,仔细品味之下不由得五体投地。在现代社会利益熏心的环境中,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,失去了道德,甚至为了获取利益,不择手段,所以现在有些人为什么年纪轻轻自杀的那么多?二十岁,突发疾病的那么多?刚刚晋升就患了重病?房子刚刚装修完就不在了呢?这就是因为“德不配位”。
《周易》里有句话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恶之家,必有余殃”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看人家发财,看人家出名,看人家当教授,看人家升领导......有些人心里不平衡,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,而你有没有?有没有行善积福?如果你想积福,勤俭节约是王道,吃得越简朴、用得越简朴,你的福报就消耗慢,积的福就深厚,对你以后就会更好,不管你多富有!
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,不斤斤计较,要有广阔的胸襟,要为大局着想,考虑大家的利益、与感受。胸襟够了,才能容纳万物。既然胸中包含了万物,需要什么时,自然就会拥有。人而好善,福虽未至,祸亦远矣,要多行善德,福德够了,才能平安顺心,灾祸远离。